觀復博物館家具館分6個展廳,陳列了明、清珍貴家具共100多件,有造型洗練、線條流暢、比例勻稱明式家具;有裝飾華美、做工精細、富于變化的清式家具。展廳按照家具的材質劃分,設紅木家具展廳、紫檀家具展廳、黃花梨家具展廳、雞翅木家具展廳,并設有古代書房“渠清書屋”的實景陳列。
觀復博物館怎么樣?中國封建社會有著兩千年的輝煌歷史,比歐洲封建社會長了一千年。除去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這一基本條件,手工業發達是其重要原因。手工業不單滿足了百姓的物質需求,更重要的是還要滿足他們無盡的精神需求。歷代工藝,集天下能工巧匠之大成,皆以精絕為樂事。
觀復博物館設有陶瓷館、家具館、工藝館、門窗館和油畫館,常年舉辦各類展覽。布展側重開放形式,強調人與歷史的溝通,突出傳統文化的親和力。
中國古代家具的發展源遠流長,明清是我國古代家具制造的鼎盛時期。明式家具自宋以來逐漸形成,實用而美觀,至明末清初達到爐火純青的頂峰。它以洗練的造型,合理的結構,在向后人表現著前人的智慧。許多文人墨客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清式家具在宮廷家具的直接影響下,迅速風靡城市,清宮造辦處集結了天下能工巧匠,皇帝甚至直接干預家具的生產。在清前期總體繁華艷麗的大背景下,清式家具逐漸擺脫了明朝傳統制式,以新的面貌進入社會。
觀復怎么樣?陶瓷館展出的瓷器,為唐、宋、遼、金、元、明、清時期具代表性的器物。宋代,我國的制瓷業進入繁榮時期,在藝術水平上迅速達到了高峰,汝窯、鈞窯、官窯、哥窯、定窯等五大名窯瓷器以釉色取勝,價值連城。磁州窯等民間窯場的瓷器各具特色,注重實用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眾多窯場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觀復博物館的中國古代家具展覽,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古家具類文物的專項陳列,兼具權威性、專業性與觀賞性。
工藝館不定期舉辦工藝類特展,如《百盒 千和 萬合——中國古代盒具展》、《玉之器——中國古代玉器展》、《相看兩不厭——歷代萌寵展》、《奇趣動物園》等。
觀復博物館怎么樣?古人發現,這種情趣的培養在于長久的積累。一塊圓潤的玉石,穿孔以系,佩帶于身,精神力量隨之而來。文人與工匠深感責任重大,構思愈發開闊,工藝愈發慎重。久而久之,操刀不輟的工匠們,使工藝成為生活中的藝術。
陶瓷館不定期舉辦陶瓷類特展,如《瓷之色——中國古代顏色釉瓷器展》、《瓷之紋——中國古代紋樣瓷器展》等。
工藝館內常年展覽銅胎掐絲琺瑯器、銅胎畫琺瑯器、金屬造像、銅器、漆器、玉器、木器、百寶嵌等歷代工藝珍品,并設有“松溪草堂”的實景陳列。
唐宋元明清,金屬工藝也花樣翻新。金銀銅鐵,不論貴賤,經工匠捶揲鏨鏤,亦為生活添彩。修飾是美學的手段。以耐腐物質保護和修飾易腐材料是國人的一大發明。從七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的木胎漆碗到清乾隆時期的銅胎琺瑯器,漫長的歷史在喋喋不休地向后人訴說文明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