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唐、于二人都不懂醫術,于德楷介紹他在漢口的老友黃紫卿擔任該店的掌柜。黃系江西人,能力強,學識豐富,通曉醫理,熟識藥物,并且有一定的經營管理水平。黃到店后,唐、于提出一個干股給黃作為優待。同濟堂就在這樣的條件和背景下成立了。
同濟堂醫藥怎么樣?國藥同濟堂現擁有完善的產業鏈,業務覆蓋中成藥生產、中藥飲片加工、中藥配方顆粒生產與銷售、中藥材種植、中藥代煎代配服務、大健康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等。國藥同濟堂實現了產業鏈條和技術設備的全線升級,建立了一套全數字化傳遞、可視化生產的先進生產線,實現了中藥生產全流程智能制造,成為貴州省“智能制造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示范企業。
當時,貴陽藥業比較落后。唐、于二人鑒于經營藥業既可以謀利,又可解決百姓生活所需,實為名利雙收的福利事業,遂共襄此舉。貴陽同濟堂藥店在貴陽正新街開業,店堂設計是仿照外省藥店布置的,店內所用的裝藥的瓷壇罐都是到江西景德鎮定燒的。
近年來,國藥集團同濟堂(貴州)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同濟堂”)緊扣貴州省“大數據、大生態、鄉村振興”三大主戰略,迅速成長為一家集種植、生產、科研為一體的高科技中成藥生產企業,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同濟堂大藥房怎么樣?同濟堂創建于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它是由唐炯(字鄂生,曾任清朝礦務大臣,云南巡撫)和于德楷(字仲芳,曾任清朝知縣)二人用二千兩銀子合資開辦的。
始創于1888年,堅持傳承傳統中藥特色,現發展成為集種植、生產、科研為一體的高科技中成藥生產企業,業務覆蓋中成藥生產、中藥飲片加工、中藥配方顆粒生產與銷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