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礦集團為國有特大型能源工業企業,國家煤炭應急儲備基地,全集團擁有煤炭生產能力5000萬噸/年,其中自有2500萬噸/年。同時,利用關閉礦井人才和技術優勢走出去,開展以煤炭技術管理為主的服務外包,目前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國內9個省區開展煤礦和電力運維服務的人員近2萬人、項目20多個,年生產煤炭2500萬噸,年創收近20億元,其中,在孟加拉托管運營該國第一個現代化煤礦。擁有控參股電力企業17家,項目遍及10個省份及“一帶一路”沿線9個國家,總裝機容量1860萬千瓦,耦合生物質發電和礦區增量配電列入國家試點,已成為源網荷一體的綜合能源企業。
徐礦電力怎么樣?徐礦集團江蘇省內控參股企業91戶;省外控參股企業36戶,主要分布在新疆、陜甘、內蒙、江蘇等區域。
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徐礦集團”)前身是徐州礦務局,最早從清朝徐州利國礦務總局演變而來,是中國民族工業的啟蒙、煤炭工業改革的先鋒,具有純正的紅色基因,至今已有140年的煤炭開采歷史。1882年,兩江總督、洋務大臣左宗棠,在徐州利國建設了全國較早的煤礦之一徐礦集團的發端與前身——徐州利國煤鐵礦,開啟了中國煤炭工業化開采的先河。1958年,成立徐州煤炭礦務局,次年改稱為徐州礦務局。1970年以前,隸屬于原國家煤炭部,后劃歸江蘇省人民政府管理。1992年,被國務院六部委批準為國家特大型企業。1998年5月經省政府批準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授權的國有資產投資主體。徐礦歷史上改革創新一直走在行業前列。1983年,在全國煤炭系統率先實行經濟總承包。1985年,徐礦“光爆錨噴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992年,徐礦在全國煤炭行業率先實行煤價放開經營。
徐州礦務集團是由原徐州礦務局改制而成的國有獨資企業,是省政府授權的國有資產投資主體,具有140余年的煤炭開采歷史,是江蘇省和華東地區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