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凱達公司的前身“趙氏四味坊”,始創于清道光元年(1821)。當時,稷山勛重村趙泰來繼承祖業,務農兼商,先在本村和鄰村開設磨坊、油坊、醋坊、碾坊、染坊等,后在縣城和翟店鋪開設“德盛”、“德盛亨”、“瑞盛俊”店鋪字號,主營糧油雜貨,兼營自制麻花。同治三年(1864)左右,趙泰來長子趙秉彝,接手掌管店鋪,主營麻花,此為“趙氏四味坊”第二代傳人。光緒二十五年(1899),趙秉彝之子趙玉珍,作為第三代傳人,面對遭遇丁丑兇荒,當地百業凋零,店鋪幾近倒閉的危難處境,毅然率兄弟們渡河西上,另謀生路,在陜西西安灞橋開設新店“趙氏四味坊”,在周至縣城開設新店“世盛公”,正式亮出“四味麻花”招牌,很快在三秦大地叫響。1933年,第四代傳人趙玉珍之子趙瑞鴻,在民國亂世接手祖業,慘淡經營、麻花生意不僅聞名秦晉,而且拓展到北平一帶,一直苦撐到抗戰爆發才被迫歇業。第五代傳人趙瑞鴻之子趙克明雖自幼研習祖業,掌握麻花秘訣,但因新中國成立后政治運動不斷,“趙氏四味坊”作為私營企業一直難以恢復,使趙氏后人引以為憾。
稷山趙氏四味坊麻花怎么樣?1992年,在改革開放大潮中,趙瑞鴻之子趙天祿、兒媳王青艾,作為趙氏第六代傳人,毅然下海經商,創辦了飛凱達食品有限公司,恢復“趙氏四味坊”這個百年品牌,一直致力于傳承歷史面食文化,研創開發“四味坊”麻花品牌,先后推出五谷香、爽心甜、到口酥、家常脆、麻辣香、巧克力等麻花產品和組合型、單品型、禮品型、休閑型等規格以及六大系列32個包裝,實行公司化運作,產業化經營、專業化銷售,產品己暢銷全國10多個省市。特別是2009年,公司投資400多萬元建成的新廠區,總建筑面積為3000平方米。公司采用先進生產設備,并使用天然氣作為燃料,真正實現了安全生產、清潔生產和規范管理、科學管理,從而邁上了現代化企業的跨越發展軌道。
稷山縣飛凱達食品有限公司是稟承百年品牌“趙氏四味坊”傳統技藝、融匯現代科技和先進管理水平的新型企業,是目前享譽河東地區乃至三晉大地規模的麻花生產廠家。公司以生產“趙氏四味坊”麻花為主導產品,同時兼營稷山板棗等山西名、特、優農副產品。
始于1821年,傳統糕點小吃品牌,集傳統面食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享譽河東地區乃至三晉大地規模較大的麻花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