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鎮王立夫酒業生產的“王立夫”品牌系列酒,即“王立夫酒”、“王立夫老窖”、“王立夫燒坊酒”、“王立夫寶窖”屬于茅臺鎮3.5公里核心區原產地的中高品質醬香型白酒。
王立夫怎么樣?茅臺鎮王氏家族釀酒歷史久遠,可上溯至清道光年間。清光緒五年,曾祖父王立夫創辦“榮太和燒房”釀造“榮和茅酒”(史稱“王茅”),并于1915年獲巴拿馬金獎;又祖父王承俊繼承“榮和燒房”、再啟黑菁子老宅燒房至今,已傳承六代,歷一百八十余年。是茅臺鎮歷史中有據可考(有文獻記載、有遺跡左證)且流傳有序、歷時較為悠久的釀酒家族,是公認的茅臺酒之源,茅酒之根。上世紀八十年代,王茅后人恢復釀造“王茅”茅酒。經十余年發展,以王立夫嫡傳后人王娓、徐航女士為首的王立夫后人,在其先祖所創“天和燒房”原址上重建了王立夫燒坊,并設立茅臺鎮王立夫酒業公司。
公司創辦的宗旨,是傳承、發揚光大王茅獨特的釀酒工藝,并不惜工本,手工制作,再現當年“王茅”老味道的品質。為此,王茅后人從上世紀80年代起,逐步建成4000畝原糧基地,訂制式種植無農藥、無化肥的本地小粒糯高粱,從釀酒的主要原料高粱這一環節開始就保障用糧的高品質。在生產中全部采用原始的木、竹、麻工具及當地特產紫砂石酒甑和土陶盛酒容器而不采用不銹鋼大酒罐貯酒,以保障酒品的純正。釀酒工藝按家傳秘訣,全程手工操作,并使用中藥秘方配制、家藏曲母制曲和家藏老酒勾兌。原酒分壇封存,達到年份后再由嫡傳勾酒師親自勾兌。公司不追求高額利潤和產量,只以精品獻世,回報社會,告慰先人。
天和燒房原址史稱“黑菁子”,位于赤水河上游,是釀酒取水優良地段。酒廠三面青山,一側臨水,空氣極為清新。山中四季有花,曲蜂成群。正是這種獨特的地質結構、空氣中豐富的微生物群、優良的水質和天然的曲蜂構成了“茅臺燒一王茅一王立夫酒”獨特的品質。酒廠建筑一色仿清末民初式樣,青磚灰瓦,三合土地面,再現了“天和燒房”、“榮和燒房”的生態環境,利于空氣中對釀酒有益的微生物群與酒醅的充分接觸。
王立夫白酒怎么樣?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王立夫酒業有限公司創辦于1995年,是以具有傳統釀酒技術的家族傳承人為技術骨干的民營企業。廠址坐落于仁懷市茅臺鎮觀音寺和茅臺鎮巖灘村,占地面積共120畝,現已經投入生產的窖池100個,年產醬香型中高品質白酒九百噸,已建成的庫房兩萬平米,現有員工160人。新廠擴建完成后新老酒廠共有窖池有220個、制曲車間兩個、包裝車間和酒庫約三萬平米。